jeweler

Menu

全球寶石鑑定研習中心

 

瀏覽 89380

+ 關注

鑽石光芒的問與答--鑑定師王瑋頡

 

 

 

世界各地的鑽石產地

圖文/GIC鑽石鑑定師王瑋頡      指導老師:林嵩山

1.      和其他的寶石相比,為什麼鑽石被視為最有價值,有什麼珍貴之處?

       我們知道世界五大寶石為:鑽石、金綠寶石、紅藍寶石和祖母綠。而鑽石之所以排名第一,稱為“寶石之王”,是因為:

一來,它的硬度是所有寶石中最大的。“鑽石”這個名字是源自希臘,它的意思就是“堅固無敵”“堅硬無比”的意思,這麼硬的東西,因為非常耐久,所以非常珍貴!

二來,它本身反射出明亮耀眼的“金剛光澤”,是其它天然寶石無法相比的,“色散”也非常強,在經過適當切磨後產生出的亮麗火彩,也是其它寶石都表現不出來的,所以鑽石比其它任何寶石都有價值!

再來,就是它非常稀有,而且礦藏量越來越少,所以也就越來越貴重!

 

 

色彩繽紛的鑽石

      2.   鑽石所放出的光芒,是切割後的結果嗎?

 

       其實鑽石本身的晶體結構,因為碳原子緊密結合,決定了物理性質是鑽石之所以會放出光芒的先決條件,它的物理性質又決定了它的“光學性質”,比方說,高的折射率、高的色散率……等等,才能使它在經過適當切割和拋磨之後,因為透過光的“全內反射”產生火彩和光芒。

光芒的折射原理

3.      光線透進鑽石發出光芒的折射過程為何?

 

光線照到鑽石表面時,會發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返回空氣中,折射光進到鑽石裡之後,若切工良好,就會進行我們所說的“光的全內反射”。比方說,光照進鑽石左側冠部之後,投射到左側亭部刻面,這束光會反射到右側的亭部刻面,然後這束光再反射到右側的冠部,這時就是“全內反射”,最後再從右側冠部折射出去。

那通常光照的範圍都一定很大,涵蓋整個鑽石,所以鑽石冠部接受了所有的光照射之後,在內部就會自然進行精彩的全內反射過程,四面八方反射過來,折射過去,於是就會產生強烈的光芒。

圖 // 鑽石的色散: 折射率 2.417 , 臨界角 24°25ˊ, 色散值 0.044

      4.      為什麼鑽石要透過切割使其閃耀?

 

       如果鑽石不切割成刻面,也不拋光,就無法產生“光的全內反射”,也就不會有耀眼的光芒。而且切割也有相當大的學問,不是隨隨便便切割就可以,切割的時候要注意鑽石的台寬、冠角、亭深和腰厚。就圓鑽來說,理想的台寬是53%-66%、冠角是31°-37.5°、亭深是41.5%-45%、腰厚是薄-中,如果角度、比例不對,超過或小於理想的數值,切割出來的鑽石會發生“漏光”的現象,也就是不會產生“全內反射”,光芒會暗淡很多,所以切工不好的這個鑽石價值就不高了。

另外,刻面的大小和數量也有關係,比方說,一般我們常見的圓明亮式鑽石,刻面有57個,閃爍效果剛剛好;而很小的鑽石,刻面就不能57個,也許16個刻面才能發揮最大的閃爍效果;大鑽就可能要切到100個刻面才行。

還有,“切工對不對稱”,也會影響鑽石閃亮程度。像品質差的圓鑽,通常不夠圓、台面傾斜、底尖歪一邊…..等等,都多多少少會影響到亮度。

  再來,還有“拋光”程度的好壞,要是切工不錯,但是拋光不好,這顆鑽石

   也是不會特別閃亮。

各種顏色的鑽石

5.      和其他寶石相比,為何鑽石特別閃耀?

 

主要還是因為鑽石的“色散率”,比一般我們常見的天然寶石色散率都要高。所謂“色散”就是把白光分解成色光的作用,“色散率”是根據特定波長的藍光和特定波光的紅光,兩種色光的折光率差值來表示的。

因為色散高,再因為質量好的鑽石一定會特別注重切工,所以只要產生“光的全內反射”,就一定會使這顆鑽石發出耀眼的“火彩”。

 

 

 

< 上一頁

 

留言

我要留言

 

MORE >

新上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