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weler

Menu

全球寶石鑑定研習中心

 

瀏覽 89344

+ 關注

彩色鑽石知多少?

 

 

 
【金黃色彩鑽-重101.29克拉,淨度為VS2】

 

撰文:

林嵩山 (GIC寶石學和鑽石學.FGA.DGA.HRD.CGC.GIC翡翠鑑定師證書)

全球寶石鑑定研習中心總鑑定師 // 講師  

中華民國寶石協會理事長(2008-11-22當選)

 

 

近年來全世界的鑽石年產量為1.2 ~1.3 億克拉,年產值約70億美元,其中交昜的大宗以無色、至帶微黃/棕色之鑽為主,另外帶粉紅、紫紅、橘、藍、綠色之有色鑽石,在鑽石市場中也有一部份之交昜量。

 

彩色鑽石〈Fancy color diamond〉指鑽石具備顯著顏色,或罕見的天然致色鑽石,都屬於彩色鑽石之列,深受人們喜愛。以黃色或褐色鑽石為例,其顏色必須達到足夠深度,例如國際鑑定分級制度GIA分級體系中,必須深於Z色比色石才可稱為彩色鑽石。

 

至於其他顏色的鑽石,雖然顏色較淺或顏色飽和度較低,仍可稱為彩色鑽石。在彩色鑽石當中,紅色和綠色是極為罕見的,其次是紅紫色、紫色、橙色、粉紅色和藍色,珠寶市場的彩色鑽石以黃色和棕褐色為主,前者較具經濟價值。

【金黃色彩色鑽戒-主石重10.05克拉,售價約6000萬日幣】

彩鑽顏色的形成原因:

 

鑽石之所以呈現不同的顏色,是因為鑽石在生成的過程中含化學微量元素不同和內部晶體結構變形所致。下面一一列舉不同彩鑽的成色原因:

黃鑽:呈淺黃、金黃色。鑽石在形成過程中,當氮原子取代鑽石晶體中的某些碳原子時(每一百萬個碳原子中,有一百個被取代),開始吸收藍,紫色光線,因而使鑽石呈現黃色。

藍鑽:呈淡藍色、豔藍色。鑽石在形成過程中,吸收微量硼元素,鑽石便顯天藍色。

紅鑽:呈粉紅色、紅色。鑽石在形成過程中,晶格結構扭曲,而使鑽石呈現紅色。

綠鑽:呈淡綠、豔綠色。綠色鑽石的形成原因,是受到自然輻射而改變晶格結構所致。

黑鑽:成色原因由深色的內含物包裹體所致。

彩色的程度通常按顏色飽和度〈色度〉及色調〈明暗度〉進行分級和描述鑽石顏色時,這些術語放在體色之前,如Fancy yellow〈彩黃〉或Deep yellow〈深彩黃〉, 經過GIA鑑定的彩鑽,在珠寶市場具有極高價值。

 

Faint〈微〉→Very light〈微淺〉→ Light〈淺〉→ Fancy light〈淡彩〉→ Fancy〈中彩〉→ Fancy dark〈暗彩〉→ Fancy intense〈濃彩〉→ Fancy deep〈深彩〉→ Fancy vivid〈艷彩〉。

重3.2克拉粉紅色菱形鑽戒,1998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以915萬港幣成交(圖片來源:珠寶首飾評估張蓓莉編著)

GIA彩色鑽石證書上顏色〈color〉項目的解說:

 

Color項目如下:

 Origin〈顏色來源〉

   天然色Natural

   輻照改色Artificially Irradiated

   無法確定顏色來源Undetermined

 Grade〈顏色等級〉,分兩行陳述

   定出顏色之淡濃

   描述鑽石所見的顏色,例如Fancy Yellow〈彩黃色〉

‧ Distribution〈顏色分佈〉

   Even 分佈均勻

   Uneven 分佈不均勻

‧ Fluorescence〈螢光強弱及顏色〉

  None〈無〉,Faint〈微〉,Medium〈中〉,Strong〈強〉,Very Strong〈極強〉,接續敘述螢光顏色

 

彩色鑽石的價值最重要在於它的顏色、飽和度與色調,天然彩色鑽石是目前珠寶市場極熱門的頂級商品,具稀有價值的彩色鑽石一直是富豪及收藏家的最愛,如果一顆天然的彩鑽能有一張世界公認最具權威的分級報告書,如GIA或HRD等,它的價格將隨著時間不斷上漲,是投資者不容忽視的珠寶商品。

 

 

< 上一頁

 

留言

我要留言

 

MORE >

新上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