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有二種;硬玉(又名翡翠)和軟玉。軟玉較為普遍,但兩者均為堅韌、細粒的岩石,適宜雕刻。硬玉由連鎖顆粒結構的輝石結晶組成,產狀顏色繁多,包括綠、淡紫、白、粉紅、棕、紅、藍、黑、橙和黃色。最珍貴的帝王玉,由於鉻的存在而呈現富麗的深綠色。硬玉經拋光後,通常都有酒窩般的外觀。
硬玉的特性:
成分:矽酸鈉鋁 硬度:7 比重:3.33 折射率:1.66-1.68 雙折射:0.012 產地:硬玉產生在變質岩中,產狀為沖積卵石和巨礫。由於風化作用而形成褐色表層,常被融入雕刻和成品中。玉最重要的礦源在緬甸,該國200多年來一直向中國提供雕刻材料給中美洲的印第安人。日本和美國的加州也有硬玉。 |
|||
軟玉的特性:
成分:矽酸鈣鎂鐵 硬度:6.5 比重:2.96 折射率:1.61-1.63 雙折射:0.027 產地:中國人雕刻軟玉歷史達2000多年,材料初從中亞特基斯坦進口,後從緬甸進。其他有西伯利亞(深綠色,帶黑斑點)、俄羅斯(波菜色)和中國。軟玉也分布於紐西蘭北島和南島的各種岩石中。還有澳洲(黑軟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台灣、辛巴威(深綠色)、義大利、波蘭、德國和瑞士。
軟玉被確認是另一種玉,產狀為纖維性的閃石晶體集合體。韌於鋼的連鎖結構,被視為上等的雕刻材料,起初用作武器,後來用作飾品。其顏色變化不一,從富含鐵的深綠軟玉,到富含鎂的奶油色變種,可能呈同質的、斑點的或條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