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最晶奇:拓帕石內的謎團】 【Quarterly Crystal: Mystery in Topaz】
- 產業動態 / 珠寶產業動態訊息
- 瀏覽次數:521
- 更新時間:2022/3/9
偶爾我們會碰到無法辨識出的內含物。
圖一中的5.10克拉拓帕石(topaz)產自斯里蘭卡的埃勒黑勒(Elahera)地區。這件透明無色的晶體是從庫森‧S‧那歐頓先生取得(Kusum S. Naotunne;來自斯里蘭卡可倫坡),內部有明顯可見的一顆淺綠色內含晶體,以及如花卉般、由六角形之不透光銀灰色片狀物組成的一簇晶體(詳見圖二)。淺綠色晶體可從顏色等外觀特徵推斷為螢石(fluorite);以拉曼雷射顯微光譜測試後確定無誤。
圖一:這件5.10克拉斯里蘭卡產拓帕石,當中具有十分搶眼的內含物場景。攝影:Kevin Schumacher。
要確認那群黑色片狀物的身份,則是件困難的任務。
GIA卡爾斯巴德鑑定人員嘗試用拉曼光譜儀分析,但因該內含物位置頗深,只能測出母體拓帕石的數據。以能量分散X光螢光儀(EDXRF)也同樣無法測出可用的化學分析資料。顯然的,要明確找出它真實身份,恐怕需破壞樣本主體。但考慮到這樣的晶體組合相當特別,我們決定先保存原貌,未來再嘗試探索。相信有一天科技的進步,會給我們辨識出這件謎團的能力;現在可以欣賞到如此漂亮內含晶體與寶石內部世界之美,已令我們感到滿足!
圖二:淺綠色晶體由拉曼光譜儀分析辨識為螢石(fluorite),但不透明的片狀內含物群則因位置過深,身份無法確認。顯微攝影:Nathan
Renfro,視野5.87m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文原文網址:https://www.gia.edu/…/spring-2017-microworld-quarterly-crys…
本文作者 John Koivula 是顯微分析師,任職於 GIA 總部-美國加州卡爾斯巴德(Carlsbad)。
圖片截取自原文網址。
Gems & Gemology是GIA出版的專業寶石科學季刊,可於官網www.gia.edu免費線上閱覽。
翻譯:陳逸駿(GIA GG),首發於GIA美國寶石研究院臺灣校友會會員資訊分享服務電郵與臉書社團<www.facebook.com/groups/gia.aatc>。
本文為摘要翻譯,並非原文逐字解說;翻譯內容若有錯誤,歡迎同好先進留言指正。
若欲轉載文章,請務必標明出處與原文網址,感謝!
留言
NEW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