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暗橘紅色菫青石】 【Unusual Dark Orangy Red Cordierite】
- 產業動態 / 珠寶產業動態訊息
- 瀏覽次數:932
- 更新時間:2022/3/9
GIA紐約鑑定所最近檢測了一件透明的暗橘紅色堇青石(cordierite)。
堇青石是一種鎂鋁環矽酸鹽(magnesium aluminum cyclosilicate),化學式為Mg(2)Al(4)Si(5)O(18),在寶石學中以用希臘文"靛色ios"而命名為"iolite"的品種較廣為人知。"Iolite"指的就是堇青石中靛至靛藍色的品種,其顏色常被認為與藍寶石和坦桑石(tanzanite,中文也做丹泉石)相近。它的顏色被認為是由鐵二價與鐵三價離子轉移而成。
圖一:這件8.13克拉堇青石具有罕見的暗橘紅色。攝影:Jian Xin (Jae) Liao。
本案例中的寶石具有1.515-1.547範圍的折光率,率差0.037。
這個數據比紀錄上的堇青石資料還要低;我們認為原因是它的鐵含量較低。測出的比重值是2.56。寶石展現著強烈的三向色性,從橘紅至暗棕色至紫色都可見。在紫外線長波與短波照射下樣本都不具螢光反應。用拉曼光譜儀以514nm雷射激光測試,可確認寶石身分就是堇青石,結果並與RRUFF光譜資料庫的數據吻合(可參照http://rruff.info)。以顯微鏡搭配光纖燈照明觀察時,能發現指紋狀內含物、成排的白色片狀物,同時寶石內許多的裂縫都有被不明物質填充(見附圖三)。
圖三:在這件暗橘紅色堇青石內部的各種內含特徵。可看到許多有裂縫填充物的跡象(B圖),但從表面看來就不太明顯(D圖);視野分別是4.77mm(A)、14.48mm(B)、3.57mm(C)、3.57(D)。顯微攝影:Augusto Castillo。
其中最大裂縫還會出現如"熱浪"般的外觀;這或許會是判定填充物身分的線索。
堇青石的結構與綠柱石(beryl)有些類似,容易出現裂縫,所以常會被用油類液體來進行淨度優化處理。堇青石和綠柱石都是屬於環矽酸鹽類礦物,結構中會有四面體組成的六方環,使晶型內形成孔道(channels)。這些孔道能包圍住水分子與強鹼性及鹼性的金屬陽離子。從霍氏轉換紅外光譜儀(FTIR)測出之光譜圖中的強烈吸收帶,可判斷寶石內含有高量的水成分;這特徵與水熱形成類型的天然綠柱石非常相似。用電漿質譜儀(LA-ICP-MS)也能偵測出微量的強鹼性與鹼性金屬元素。
在2015年12月間,有件據說來自馬達加斯加東南方菲亞納蘭楚阿省(Fianarantsoa Province)伊亞科拉(Iakora)地區、與本案例類似的紅色堇青石被研究過(2016年G&G春季刊,p97-98)。
這次我們觀察到的可見光吸收光譜圖,與當時研究者富里雪(Fritsch)等人紀錄的資料很接近(見圖四)。光譜圖在400-500nm區域中的數值成減少的狀態,到600-800nm測量則是相當的低,造成橘色至紅色的穿透窗口,決定了寶石顏色。這些低吸收測量的區域,正是寶石三種色向的特徵。
圖四:此可見光光譜圖當中,可注意到橘紅色樣本的大區域600-800nm透視窗口,以及GIA資料庫中靛色堇青石樣本之以580nm為中心的吸收帶。圖片擷取自原文網站。
我們將此結果與GIA資料中的常見堇青石做比較。
靛色堇青石的吸收光譜會出現以580nm為中心的強烈吸收帶,由晶格中鐵離子轉移至二價或三價態時造成(替代鎂與鋁;可參考O'Donoghue著作"Gemstones",1988,p77)。雖然紅色堇青石含有不少的鐵含量,但不存在有如同靛色品種中的鐵離子轉移。它的致色原因目前尚未被確定,但相信與鎂含量(紅色樣本內含有486ppmw,高於靛色品種樣本的248ppmw)或鐵含量相關。這件橘紅色堇青石的鐵含量約只有濃郁靛色品種含量的一半而已(25,000ppmw vs. 40,000ppmw)。此外,其他被測量出的過渡金屬,含量並無大的差異。無論致色原因為何,把橘紅色堇青石喚做"iolite",從含意的角度看來,容易造成誤解。
這是GIA鑑定所首次遇到這個顏色的堇青石。
圖二:確認此橘紅色寶石身分為堇青石的拉曼光譜圖。圖片擷取自原文網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文原文網址:https://www.gia.edu/…/spring-2017-labnotes-unusual-dark-ora…
本文作者 Augusto Castillo 是寶石學家,目前任職於GIA紐約鑑定所;Akhil Sehgal是寶石學家,曾任職於GIA紐約鑑定所。
圖片截取自原文網址。
Gems & Gemology是GIA出版的專業寶石科學季刊,可於官網www.gia.edu免費線上閱覽。
翻譯:陳逸駿(GIA GG),首發於GIA美國寶石研究院臺灣校友會會員資訊分享服務電郵與臉書社團<www.facebook.com/groups/gia.aatc>。
本文為摘要翻譯,並非原文逐字解說;翻譯內容若有錯誤,歡迎同好先進留言指正。
若欲轉載文章,請務必標明出處與原文網址,感謝!
留言
NEW IN